北京财经信息网

当前位置: 北京财经信息网 北京资讯 国内新闻 正文

人口学家:生育四孩不再被罚

时 间:2021-08-22 03:17:37 来 源:本站整理

  人口学家:生育四孩不再被罚

  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为1200万人,相比2019年的1465万人减少了265万人。8月20日,中国人口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看来,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人口负增长时代或将比预期更早到来。此次修法,明确国家采取财政、税收、教育等综合性的支持措施;取消社会抚养费,意味着对生育四孩或更多子女在法律上不再有处罚措施和条款;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增强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的目标。

  ■ 法律明确推动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建议将托幼服务

  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记者注意到,此次修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增加规定,明确推动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支持幼儿园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提供托育服务。同时,在城乡社区建设婴幼儿活动场所及配套服务设施,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按规定配置母婴设施,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

  陆杰华认为,解决好托幼问题,正是抓住了影响年轻人生育意愿的“牛鼻子”。他解释道,现在越来越多的长辈不愿意去给子女照顾小孩,加之普惠型托幼服务不足,或者费用过高,“生了孩子谁来带”的问题很大程度困扰着年轻人,由此降低了生育意愿。

  如何能让年轻人想生、敢生?陆杰华表示,政府当务之急应当解决好托幼服务,不光是要便利、质量有保证,还得价格适中,与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

  除了最新修法增加的规定外,陆杰华还建议,国家可将托幼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设定具体的约束性指标,对于各地托育服务开展情况加以考核、评价。

  ■ 职场性别歧视影响生育意愿?

  建议推进性别平等立法

  多方分担产假成本

  新增保障妇女就业合法权益规定,也是此次修法的一大亮点。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保障妇女就业合法权益,为因生育影响就业的妇女提供就业服务。

  按照现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由于女性生育难免与工作相冲突,职场性别歧视成为摆在广大适龄女性面前的现实问题。

  陆杰华指出,如果不采取配套政策解决好上述问题,由于生育原因带来的职场性别歧视,势必会影响广大职场女性的生育意愿。

  为此,陆杰华建议,首先要加快推进性别平等的相关立法,以法律的权威来纠正职场性别歧视。同时,建立相应保障制度和措施,让产假成本由国家、社会分担。如改变目前女职工休产假期间的基本工资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的现状,通过为用人单位减免税收,或专项财政支持等方式,减轻用人单位由于女职工生育带来的负担。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复制网址】 【打印】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